國家技能人才培養標準編制指南
- 時間:2016-11-24
- 來源:廣東嶺南現代技師學院
- 作者:
1 總則
1.1 目的
本 指 南 旨 在 進 一 步 規 范 技 能 人 才 培 養 行 為,形 成 以 綜 合 職 業 能 力 培 養 為 核 心 的 技 能 人 才 培 養 體 系, 提 高 技 能 人 才 培 養 質 量, 指 導 相 關 專 業 的 專 家 編 制 《xx 專 業 國 家 技 能 人 才 培 養 標 準 》, 并 為 一 體 化 課 程 規 范 的 開 發 提 供 依 據 。
1.2 適用范圍
依 據 本 指 南 開 發 的《xx專 業 國 家 技 能 人 才 培 養 標 準 》 適 用 于 以 培 養 技 能 人 才 為 主 的 職 業 院 校 、技 工 院 校 和 相 關 職 業 培 訓 機 構 。
1.3 術語
1.3。1 技能人才
掌握專門知識和技能,具有初級及以上職業資格,具備相應的實踐(實習)工作經驗,并在生產、服務、管理一線工作中能夠獨立(或合作)完成實際工作任務的人員。
1.3。2 技能人才培養標準
針對各類職業院校技能人才培養工作制定的以技能人才培養目標、培養要求、培養模式、培養條件及培養質量為主要內容的規范性文件。
1. 3。3 職業能力
在真實的工作情境中整體化地解決綜合性專業問題的能力,是人們從事一個或若干相近職業所必備的本領,是通用能力和專業能力的綜合。
1. 3。4 通用能力
從事相應職業所應具備的社會能力和方法能力,包括職業素養、與人交流、與人合作、自我學習、解決問題、信息處理、數字應用、外語應用、創新能力、管理能力等。【形成的課程叫通用能力課程。】
1. 3。5 專業能力
是人們運用知識和技能解決某一特定職業工作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包括 工 作 標 準 的 把 握 、工 作 方 法 的 運 用 、 勞 動 工 具 的 使 用 、 勞 動 材 料 的 選 擇 等 。
1. 3。6 典型工作任務
通 過 實 踐 專 家 訪 談 會 確 定 的, 具 備 完 整 的 工 作 過 程 和 工 作 要 素 的 綜 合性 任 務,對 從 事 一 個 職 業(崗 位 群 ) 具 有 典 型 意 義, 是 職 業 院 校 課 程 開 發 的 依 據 。
1. 3。7 代表性工作任務
實 踐 專 家 在 職 業 成 長 過 程 中 從 事 的 有 挑 戰 性 的 、 能 促 進 職 業 能 力 發 展的 崗 位 具 體 任 務 。
1.4編制原則
1.4.1 科學性原則
以就業為導向,遵循技能人才成長和職業能力發展規律,充分體現職業特征,滿足用人單位需求和技能人才職業生涯發展需要。
1. 4.2 操作性原則
各項要求應具體、明確、清晰、可實踐、可檢驗。
1. 4.3 規范性原則
所用術語、符號符合國家有關標準、技術規范要求,文字表述精煉準確、層次清晰。
2 結構
國家技能人才培養標準包括培養目標、培養要求、培養模式、培養條件、培養質量五方面內容,其結構見下圖:
國家技能人才培養標準結構圖
3 內容及編制要求
3.1 培養目標及編制要求
3.1.1 培養目標
(1)培養目標應包含總體培養目標和層級培養目標兩部分。其中層級培養目標包括中級技能人才培養目標、高級技能人才培養目標及預備技師(技師)培養目標。
(2)培養目標編寫體例為:“培養面向xx類型行業、企業就業,適應xx職業及相關工種和崗位群工作,勝任xx工作任務,具備xx職業素養,達到xx職業資格要求的技能人才。”
3.1.2 編制要求
(1)技能人才培養目標的編制通過職業與工作調研分析確定,具體操作流程見下圖:
職業與工作調研流程圖
職業與工作調研分析的工作步驟及要求見下表:
職業與工作調研分析的工作步驟及要求表
工作步驟 | 工作要求 |
行業、企業調研 | l 調研的企業須涵蓋本職業(崗位群)所涉及的各類企業及相關行業協會。 l 調研的對象應涵蓋企業生產、服務、管理一線各層級技能人才、技術主管、人力資源主管等。 l 調研的內容應包括行業、企業發展現狀與趨勢,技能人才需求狀況,崗位工作內容和要求等。 |
職業與工作調研分析 | l 描述各層級技能人才的職業能力要求及職業素養。 l 對照國家職業標準,確定各層級技能人才應達到的一般性職業資格要求。 |
培養目標確定 | l 培養目標應清晰界定各層級技能人才的能力特征。 l 中級技能人才應熟練掌握操作規范和工作流程,能按照工作要求及工作程序,獨立或合作完成崗位工作任務。 l 高級技能人才應具有較高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在實際工作中能高效完成工作任務,獨立解決非常規性專業問題,具有較強職業適應力。 l (預備)技師應掌握精湛的技藝,具有獨立解決復雜性、關鍵性和創新性問題的能力,具備一定的工作設計能力。 |
3.2.1 培養要求
培養要求規定從事某一職業活動應具備的職業能力,包含通用能力和完成典型工作任務所需的專業能力。
(2)培養要求編寫體例見下表:
XX專業技能人才培養要求表
技能人才層級 | 典型工作任務 | 職業能力要求 |
(3)如需強化通用能力的培養,可提出有針對性的培養措施與建議
3.2.2 編制要求
(1)技能人才培養要求的編制通過典型工作任務分析確定,具體操作流程見下圖:
典型工作任務分析流程圖
(2)典型工作任務分析見下表:
典型工作任務分析表
工作步驟 | 工作要求 |
企業實踐專家確定 | l 實踐專家應來自不同類型的代表性企業,包括各等級技術工人、技術骨干或基層管理人員。 l 實踐專家具有職業院校學習經歷,并應具有豐富的一線工作經驗,人數以10~15人為宜,其中2/3有5~10年本職業工作經驗,1/3有10年以上本職業工作經驗。 |
典型工作任務提煉 | l 按會議議程召開實踐專家訪談會,提煉典型工作任務。 l 訪談會議程應包含主持人介紹訪談會目的意義、實踐專家填寫個人職業發展歷程表、代表性工作任務舉例、典型工作任務提煉。 l 訪談會所用表格見《企業技能人才職業發展歷程自我分析表》(附件1)、《典型工作任務列表》(附件2)。 |
典型工作任務描述 | l 組織實踐專家分析典型工作任務的內涵及其工作要求,按要求描述典型工作任務。典型工作任務描述所用表格見《典型工作任務描述表》(附件3)。 |
技能人才培養要求 | l 匯總所有《典型工作任務描述表》,分析其職業能力要求,填寫《XX專業技能人才培養要求表》(附件4)。 |
培養目標和培養要求審定 |
l 組織行業、企業專家,課程開發專家,骨干教師三類人員共同審定。 |
(3)典型工作任務可按下表中要求描述:
典型工作任務描述表
典型工作任務名稱 | 寫法:名詞 + 動詞 | ||||
典型工作任務描述 | |||||
典型工作任務描述包括工作內容、工作主體、工作過程和工作要求(規范)等四個要素。 1.工作內容:做什么,即生產哪些產品或提供哪些服務。 2.工作主體:誰來做,即這類工作由哪類企業的哪些崗位人員完成。 3.工作過程:如何做,可按照計劃、實施、工作結果的檢查和評價等環節描述。 4.工作要求:如何做好,即完成任務所應遵循的標準、規范或合同要求。 |
|||||
工作對象:描述工作過程以 及 過 程 中 涉 及 的 材 料 、 產 品 、 人 員 等 。 | 工具、材料、設備與資料: 完成任務所使用到的設備設施、儀器儀表、工具材料、文獻材料等。 工作方法: 列舉各工作環節所需要的工作層面、組織層面或技術層面的方法。 勞動組織方式:完成工作任務的分工方式。如工作方式安排(獨立或合作),與其他職業或部門的合作關系及分界等。 |
工作要求:完成工作各環節應遵循的規范、標準和要求。如產品質量標準、行業技術標準、企業要求、客戶要求、對從業者的要求等。 |
|||
職業能力要求 | |||||
寫法:完成工作應具備的職業能力,可按照“依據xx工作標準或工作規范,完成xx工作,形成xx成果”的邏輯結構進行描述。 | |||||
代表性工作任務 | |||||
任務名稱 | 任務描述 | 工作時間 | |||
名詞+動詞 | 重點描述工作任務的主要內容和工作過程。 | 完成該任務需要的工作時間 |
3.3 培養模式及編制要求
3.3.1 培養模式
培養模式包括技能人才培養體制和運行機制兩部分。技能人才培養宜采用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即以市場需求和促進就業為導向,充分發揮企業和學校兩方面的人才培養優勢,學校與對口行業、企業緊密合作培養技能人才。
3.3.2 編制要求
(1)培養體制應描述校企合作的管理形式、操作方式以及雙方的責、權、利。
(2)運行機制應描述校企雙方在招生就業、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場地設備等環節的具體合作方式。
3.4 培養條件及編制要求
3.4.1 培養條件
培養條件應包括師資、場地設備、教學資源、教學管理制度等要求。
3.4.2 編制要求
(1)師資要求應描述師資隊伍結構及其能力要求,其中一體化教師要求根據《一體化教師標準》制定。
(2)場地設備應滿足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學 習 過 程 與 工 作 過 程 為 一 體 的 校 內 外 教 學 環 境 的 要 求 。
(3)教 學 資 源 應 描 述 教 師 教 學 和 學 生 學 習 所 必 須 的 材 料 。
(4)教學管理制度應描述保證教學有效運行的制度文件,包括學籍管理制度、教學管理制度、實習制度、工作室(站)制度等。
3.5 培養質量及編制要求
3.5.1 培養質量
培養質量監控應采用職業技能鑒定、就業質量分析等方式。
3.5.2 編制要求
對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實施有效的督導、評估和反饋。建立評價主體多元,評價形式多樣,組織嚴密、科學合理的技能人才培養質量評價制度。
(1)職業技能鑒定主要描述學生按照國家規定采用課程認證或社
會化等方式完成職業技能鑒定,取得相應等級職業資格證書的情況,以及所達到的職業技能水平。
(2)就業質量分析應描述畢業生就業后多長時間內通過何種方式評價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包括就業率、專業對口就業率、穩定就業率和就業后的待遇水平以及用人單位滿意度等。
(3)可適當采取職業能力測評的方式,著重測試 學生是否達到了培養目標,是否符合行業企業對技能人才的要求。職業能力測評方案可參照國內外職業能力測評理論和技術編制。
4 編制流程
國家技能人才培養標準編制流程包括立項、編制、評審、頒布四個步驟,具體流程見下圖:
國家技能人才培養標準編制流程圖
附 件
1.企業技能人才職業發展歷程自我分析表
2.典型工作任務列表
3.典型工作任務描述表
4.XX專業技能人才培養要求表